原文以 A novel approach to partitioning evapotranspiration into evaporation and transpiration
in flooded ecosystems 为标题发表在Global Change Biology上
作者: Elke Eichelmann等
翻译:李蓉、刘晓迪
校对:子毅
将涡度相关方法测量得到的蒸散(ET),准确拆分为蒸发量(E)和蒸腾量(T),将极大增进我们对生态系统水循环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理解。
目前有一些拆分蒸散(ET)的方法,但多依赖基本假设,这使其难以得到广泛应用。
在蒸发量(E)占比大的区域,如湿地生态系统,拆分蒸散(ET)尤其困难。
本研究中,研究者们报告了一种拆分蒸散(ET)的新方法。该方法使用人工神经网络(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,ANN),结合一系列环境输入变量,根据夜间蒸散(ET)的实测值,预测生态系统白天的蒸发量(E)。
研究区位于加州萨克拉门托-圣华金三角洲,研究者们根据4个恢复湿地的涡度相关通量数据,使用叶片水平的蒸腾量(T)进行了数据验证。
4个湿地差异较大:从具有大面积开阔水域的类型到植被非常稠密的类型,代表了一系列不同下垫面条件。
通过逐渐添加输入变量,人工神经网络ANN逐渐复杂,所有站点模型R2也逐渐增大。
变量重要性顺序为:水汽压亏缺(VPD)>插补后的感热通量(H_gf)>空气温度(Tair)>摩擦风速(u*)>其他变量。
研究者们共使用了36个人工神经网络。使用VPD、H_gf、Tair和u*的模型F11,显示所有站点的R2平均值为0.853。与包含所有10个变量的模型F36相比,F11在使用独立数据进行验证时表现更好。
与文献中描述的其他方法相比,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取得的拆分结果更加一致,尤其是在蒸发量(E)贡献较大的复杂站点。
使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,能较好的拆分生态系统蒸散(ET)。这种方法特别适合湿地等淹水类型的生态系统,提升了人们对全球水循环的理解。
所有站点均使用LI-COR涡度相关通量观测系统测量H2O、CO2和显热通量。
在每个站点,涡度相关通量观测系统组成如下:LI-7500 或 LI-7500A开路式CO2/H2O气体分析仪(LI-COR Inc., Lincoln, NE, USA)、WindMaster或 WindMaster Pro三维超声风速仪(Gill Instruments Ltd, Lymington, Hampshire, England)。
超声温度、三维风速和CO2/H2O气体浓度测量数据通过LI-7550接口,存储在USB中,采样频率 20 Hz。
大约两周收集一次数据,同时进行仪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。
每3到6个月,开路式LI-7500/A CO2/H2O分析仪回到实验室校准一次。在个别站点,使用美洲通量网涡度相关通量测量参考系统,确认系统的性能。
所有数据筛选和处理均离线进行。对高频数据进行筛选和去除异常值后,使用定制软件MATLAB计算30 min的通量平均值。
每30 min对平均风进行一次旋转,并应用WPL校正,计算各种通量。根据摩擦风速(u∗)以及稳定性和湍流条件对通量数据进行筛选。
根据夜间CO2通量与u*无关的点,确定摩擦风速阈值,并在每个站点单独定义。阈值随季节变化,一般在0.12 ~ 0.2 m s-1之间。
由于湿地地形狭窄,West Pond湿地的通量还要经过风向筛选,以确保通量足迹来源于感兴趣区。
//////////
原文中的数据图表
通量研究 LI-COR“3要素+” 完整解决方案:Classic LI-7500经典可靠的分析仪;Trendy EddyPro流行通用的数据处理软件;In-depth Tovi数据深入分析软件;Cloud FluxSuite多台站数据管理平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