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:PARIOplus—A reliablemethod for determining soil texture?
发表期刊:J. Plant Nutr. Soil Sci. 2024;1–3.
DOI: 10.1002/jpln.202400277
新型 PARIO Plus 土壤质地测量系统基于积分悬浮压力法(Integral Suspension Pressure Method,ISP)设计,是对 PARIO Classic 的改进。该方法通过高精度压力传感器测量悬浮压力曲线,借助反演模型使其与模拟的斯托克斯沉降定律相适应。为了验证该方法,用覆盖整个土壤质地分类三角图的多种不同粒径人工材料混合,获得已知粒径分布的土壤样本。使用PARIO Plus测量结果与滴定管法(吸管法的一种改进方法)的结果进行了比较。这项研究表明,在所有质地类别中,PARIO Plus 都能提供可靠且具有可比性的结果,R2>0.99。
人工混合获得的不同质地土壤样品如图所示。依据标准为Ad-hoc-AG Boden, 2005。实验过程中PARIO Plus测量时长延长至5小时,以便确保只有黏粒位于取样阀以上。取出样品在40~45 ℃环境烘干,以避免温度过高导致黏土矿物结构发生变化。
人工混合的土壤样品使用的颗粒物如下:
砂粒组分:筛选粒径在200~630 μm的石英砂粒。
粉粒组分:将“Sepasil F12”石英粉(Quarzwerke GmbH公司)用63 μm的筛子进行干筛,以去除砂粒。而其中少量黏粒的去除则是通过加水振荡,并沉降3小时后用水射流泵去除悬浮颗粒来实现。处理后样品干燥。
黏粒组分:使用Kremer Pigmente
GmbH und Co. KG 公司的铅笔黏土。这种黏土由91%小于2 μm的颗粒和9%的粉粒组成。
三种颗粒按不同比例混合,获得三角图中所示各样品。
使用PARIO Plus测量得到的黏粒含量与配制样品黏粒含量的理论值几乎完全落在了1:1斜线上, R2>0.99。
配制样品各组分的理论值与PARIO Plus测量结果、PARIO Plus测量结果与滴定管法测量结果、配制样品各组分的理论值与滴定管法测量结果三组相关关系的 R2均在0.99以上。
PARIO Plus测量的结果与配制样品实际粒径分布理论值之间的平均偏差分别为:黏粒组分 - 1.17%,粉粒组分 +0.83%,砂粒组分 +0.34%。
由此实验可得出:PARIO Plus测量的结果准确度高,与传统的滴定管法相比,还具有省时省力、自动化程度高的优势。
如需获取文献全文,请点击链接。